大悲懺儀軌(經摺版)
條目
標題
大悲懺儀軌(經摺版)
描述
《大悲懺》則是相傳為世尊幼子「羅睺羅」化身的宋代知禮和尚,根據這部《大悲心陀羅尼經》為主體,所發展、編寫、制定出的儀軌。它包含了〈大悲咒〉,以及經典的核心思想,同時,也涵蓋了安置道場、結界、供養、入懺、啟懺,以及懺悔、觀行的種種程序和儀式。誦一個〈大悲咒〉僅需幾分鐘的時間,拜一部《大悲懺》則往往需要兩個鐘頭左右。
《大悲懺》是一類「懺門」,也是佛法中的「事門」,是透過「事相」、「儀軌」的形式,透過聲音、梵唄、莊嚴的道場、虔穆的信眾,所集體共同震盪、共同表彰的宗教情感和宗教情操。依此,它也是一項「共修的法門」。 《大悲懺》雖屬於懺門,它的內容,並不僅僅於消極的懺悔,也不僅止於個人的消災祈福以及現世利益。作為一部「觀音法門」,它指涉了觀音證覺的般若與涅槃,也指涉了觀音的慈悲與方便。行者入懺的十大願文,分別是:南無大悲觀世音-願我速知一切法;南無大悲觀世音-願我早得智慧眼;南無大悲觀世音-願我速度一切眾;南無大悲觀世音-願我早得善方便;南無大悲觀世音-願我速乘般若船;南無大悲觀世音-願我早得越苦海;南無大悲觀世音-願我速得戒定道;南無大悲觀世音-願我早登涅槃山;南無大悲觀世音-願我速會無為舍;南無大悲觀世音-願我早同法性身。 終極的,此懺的意義,仍在自我的悟覺與拔贖。通過個我的證覺解脫,而發起與觀音的慈悲相契相應的廣大菩提心,以種種善巧方便、利益,也協助有情證覺法性。
摘錄自-《聖嚴法師教觀音法門》
《大悲懺》是一類「懺門」,也是佛法中的「事門」,是透過「事相」、「儀軌」的形式,透過聲音、梵唄、莊嚴的道場、虔穆的信眾,所集體共同震盪、共同表彰的宗教情感和宗教情操。依此,它也是一項「共修的法門」。 《大悲懺》雖屬於懺門,它的內容,並不僅僅於消極的懺悔,也不僅止於個人的消災祈福以及現世利益。作為一部「觀音法門」,它指涉了觀音證覺的般若與涅槃,也指涉了觀音的慈悲與方便。行者入懺的十大願文,分別是:南無大悲觀世音-願我速知一切法;南無大悲觀世音-願我早得智慧眼;南無大悲觀世音-願我速度一切眾;南無大悲觀世音-願我早得善方便;南無大悲觀世音-願我速乘般若船;南無大悲觀世音-願我早得越苦海;南無大悲觀世音-願我速得戒定道;南無大悲觀世音-願我早登涅槃山;南無大悲觀世音-願我速會無為舍;南無大悲觀世音-願我早同法性身。 終極的,此懺的意義,仍在自我的悟覺與拔贖。通過個我的證覺解脫,而發起與觀音的慈悲相契相應的廣大菩提心,以種種善巧方便、利益,也協助有情證覺法性。
摘錄自-《聖嚴法師教觀音法門》
時間點
0999
主題
與法相會:法鼓山電子經書
法會儀軌
關鍵字:大悲懺,法會儀軌,法鼓山
創建者
宋四明尊者知禮 儀軌始集
華山律師讀體 刪文重纂
嘉禾沙門寂 補像較梓
廣慈法師 謹訂法器儀軌
格式
面數: 68(含頁末南無護法韋陀菩薩像)
電子紙張
原書高廣數值:27*11.1*1 cm
原版本為
經摺本
出版者
法鼓山
貢獻者
法鼓山
語言
中文
類型
文字
有版本為
線上恭閱多媒體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