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說無量壽經 佛說觀無量壽經 〈合刊版〉
條目
標題
佛說無量壽經
佛說觀無量壽經 〈合刊版〉
佛說觀無量壽經 〈合刊版〉
描述
《無量壽經》,全稱《佛說無量壽經》(梵語:Sukhāvatī-vyūhaḥ-sūtra),為釋迦牟尼佛說的經典,亦為「淨土五經一論」中的一經。
經中介紹法藏比丘(成佛後為無量壽佛)所發諸大願(依版本不同而數量不一樣,有二十四願、三十六願,四十八願,詳見漢譯版本),以及彌陀淨土的樣貌。此經講述憶念阿彌陀佛,修諸功德,至心信樂願生極樂世界,臨命終時,無量壽佛與諸大眾即現其人前,接引往生安樂國(極樂世界)。
《開元釋教錄》載為康僧鎧譯於洛陽白馬寺,曹魏嘉平四年,簡稱魏譯。《出三藏記集》記載西晉竺法護譯「無量壽經二卷」、佛陀跋陀羅與寶雲於劉宋永初二年共譯「新無量壽經二卷」。釋德安據其語言學研究,考訂現存本《無量壽經》是竺法護所譯出。此版本流通最廣,民國時期的淨土宗僧人釋印光稱「現皆受持此經」。
經中介紹法藏比丘(成佛後為無量壽佛)所發諸大願(依版本不同而數量不一樣,有二十四願、三十六願,四十八願,詳見漢譯版本),以及彌陀淨土的樣貌。此經講述憶念阿彌陀佛,修諸功德,至心信樂願生極樂世界,臨命終時,無量壽佛與諸大眾即現其人前,接引往生安樂國(極樂世界)。
《開元釋教錄》載為康僧鎧譯於洛陽白馬寺,曹魏嘉平四年,簡稱魏譯。《出三藏記集》記載西晉竺法護譯「無量壽經二卷」、佛陀跋陀羅與寶雲於劉宋永初二年共譯「新無量壽經二卷」。釋德安據其語言學研究,考訂現存本《無量壽經》是竺法護所譯出。此版本流通最廣,民國時期的淨土宗僧人釋印光稱「現皆受持此經」。
《佛說觀無量壽佛經》,也稱為《觀無量壽經》、《十六觀經》,總共有一卷,佛經題目,由劉宋禪師畺良耶舍翻譯。為淨土三經中之一經。《開元釋教錄》載劉宋曇摩蜜多的另一譯本已佚。
本經只有一部漢文版本,以及從漢文翻譯出來的版本,沒有發現梵文原文經本。因此現代學者,認為它不是源自印度。至於來源是絲綢之路上的綠洲王國還是中國則無確定論。水野弘元認為本經雖不是從印度來,但是與佛教的基本精神一樣。
本經只有一部漢文版本,以及從漢文翻譯出來的版本,沒有發現梵文原文經本。因此現代學者,認為它不是源自印度。至於來源是絲綢之路上的綠洲王國還是中國則無確定論。水野弘元認為本經雖不是從印度來,但是與佛教的基本精神一樣。
時間點
0254
0424
主題
與法相會:法鼓山電子經書
經書
關鍵字:佛說無量壽經,佛說觀無量壽經 ,無量壽經,觀無量壽經,電子經書,法鼓山
原版本為
原書經摺本
創建者
曹魏康僧鎧譯
劉宋西域三藏法師畺良耶舍譯
格式
面數: 363(含頁末南無護法韋陀菩薩像)
電子紙張
原書高廣數值: 28*11cm
出版者
法鼓山
類型
文字
語言
中文
有版本為
線上恭閱多媒體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