妙法蓮華經
條目
標題
妙法蓮華經
描述
《妙法蓮華經》(梵文:सद्धर्मपुण्डरीकसूत्र Sad-dharma Puṇḍárīka Sūtra),簡稱《法華經》。梵文 Sad-dharma,中文意思為「妙法」。Puṇḍárīka 意譯為「白蓮花」,以蓮花(蓮華)從淤泥出而不沾染淤泥,比喻佛法的潔白、清淨。Sūtra 意為「經」,故此經之全名為《妙法蓮華經》。
《妙法蓮華經》說的是一乘圓教,表達清淨之了義,究竟圓滿,無上微妙。全經總共二十八品,前面十四品說唯一佛乘之原因,後十四品說唯一佛乘之結果。《法華經》是佛陀釋迦牟尼晚年說的教法,佛陀弘法《法華經》和《涅槃經》共八年,屬於開權顯實的大乘佛教菩薩圓融方便教法,在《第三譬喻品》中, 以羊車鹿車牛車作為譬喻, 說明《於一佛乘、分別說三》,顯示所有眾生只要信心清淨堅定皆可成佛。在天台宗五味教中,屬於最上醍醐。
《法華經》的地位在大乘佛教菩薩法門中非常的重要( 相較於釋迦牟尼佛於前期所說的諸佛如來所出之無上甚深微妙法《金剛經》 ),故曾被鳩摩羅什大法師等稱作《經中之王》,是《法華三經》(《妙法蓮華經》、《無量義經》、《觀普賢菩薩行法經》)之一。亦是《護國三經》(《妙法蓮華經》、《金光明王經》、《仁王經》)之一。
《妙法蓮華經》說的是一乘圓教,表達清淨之了義,究竟圓滿,無上微妙。全經總共二十八品,前面十四品說唯一佛乘之原因,後十四品說唯一佛乘之結果。《法華經》是佛陀釋迦牟尼晚年說的教法,佛陀弘法《法華經》和《涅槃經》共八年,屬於開權顯實的大乘佛教菩薩圓融方便教法,在《第三譬喻品》中, 以羊車鹿車牛車作為譬喻, 說明《於一佛乘、分別說三》,顯示所有眾生只要信心清淨堅定皆可成佛。在天台宗五味教中,屬於最上醍醐。
《法華經》的地位在大乘佛教菩薩法門中非常的重要( 相較於釋迦牟尼佛於前期所說的諸佛如來所出之無上甚深微妙法《金剛經》 ),故曾被鳩摩羅什大法師等稱作《經中之王》,是《法華三經》(《妙法蓮華經》、《無量義經》、《觀普賢菩薩行法經》)之一。亦是《護國三經》(《妙法蓮華經》、《金光明王經》、《仁王經》)之一。
《法華經》為弘揚佛陀的真實精神,採用了偈頌、譬喻(法華七喻)等,讚嘆永恆的佛陀(久遠實成之佛),說釋迦牟尼成佛以來,壽命無限,現各種化身,以種種方便說微妙法。由於行文流暢,詞藻優美,在佛教文學史上,具有不朽的價值。
【火宅喻】:出〈譬喻品〉第三(【授記】【舍利弗】)。【火】比喻【五濁】、【八苦】等;以【火宅】喻【三界】。謂三界眾生為五濁八苦逼迫,不得安穩,就像大宅被火所燒不能安居。
【窮子喻】:出〈信解品〉第四。二乘無大乘功德法財(即六度萬行)得以莊嚴;猶如貧窮的兒子,缺乏衣食之資以養活身命。
【藥草喻】:出〈藥草喻品〉第五。【藥草】喻【三乘根性】。【草】有【小】、【中】、【大】三種,依次喻【天人】、【聲聞】、【菩薩】。藥草雖根性有別,若蒙雲雨霑潤,皆能敷榮鬱茂,治療眾病。以喻三乘之人,根器雖有高下,若蒙如來法雨潤澤,皆成大醫法王,普度群生。
【化城喻】:出〈化城喻品〉第七。有人想到藏寶處,但在中途懈怠欲退。於是聰慧之導師,權且變化出一座城郭,使他暫時得到休息,令他得至寶藏所在(喻實相之理,一切眾生成佛之所)。有人指化城指的是阿羅漢的涅槃境界,也有人認為化城指的是淨土。
【衣珠喻】(又作【繫珠喻】)。出〈五百弟子受記品〉第八。謂有人至親友家醉酒而臥,親友以寶珠繫其衣中;而醉客不覺知,自受貧苦。後經親友告知,乃得寶珠,衣食受用無極。以喻二乘往昔曾中下大乘之種,然未能覺了,後由如來方便開示,乃得證大乘之果,利樂無窮。
【髻珠喻】(又作【頂珠喻】)。出〈安樂行品〉第十四。【髻珠】比喻【法華經】。【輪王】比喻【如來】。謂轉輪聖王髻中明珠,平常不與兵將,直至最後見諸兵眾有大功,才將此珠與人。此喻如來成佛以來種種說法,皆為引導其心,破除煩惱。待見賢聖軍滅三毒,出三界,有大功勳,才為其說諸佛如來秘密藏的《法華經》。
【醫子喻】(又作【醫師喻】)。出〈如來壽量品〉第十六。【醫】比喻【如來】;【子】比喻【世人】;【毒藥】喻【五欲】、【妄見】。謂諸子無知,飲他毒藥,心即狂亂,其父設方便,偽詐身亡,令服好藥,以治其病。此喻眾生貪著五欲,入於妄見不得正道,如來以善巧方便示現滅度,令眾生心懷戀慕,渴仰於佛,得種善根,速成佛身。
【火宅喻】:出〈譬喻品〉第三(【授記】【舍利弗】)。【火】比喻【五濁】、【八苦】等;以【火宅】喻【三界】。謂三界眾生為五濁八苦逼迫,不得安穩,就像大宅被火所燒不能安居。
【窮子喻】:出〈信解品〉第四。二乘無大乘功德法財(即六度萬行)得以莊嚴;猶如貧窮的兒子,缺乏衣食之資以養活身命。
【藥草喻】:出〈藥草喻品〉第五。【藥草】喻【三乘根性】。【草】有【小】、【中】、【大】三種,依次喻【天人】、【聲聞】、【菩薩】。藥草雖根性有別,若蒙雲雨霑潤,皆能敷榮鬱茂,治療眾病。以喻三乘之人,根器雖有高下,若蒙如來法雨潤澤,皆成大醫法王,普度群生。
【化城喻】:出〈化城喻品〉第七。有人想到藏寶處,但在中途懈怠欲退。於是聰慧之導師,權且變化出一座城郭,使他暫時得到休息,令他得至寶藏所在(喻實相之理,一切眾生成佛之所)。有人指化城指的是阿羅漢的涅槃境界,也有人認為化城指的是淨土。
【衣珠喻】(又作【繫珠喻】)。出〈五百弟子受記品〉第八。謂有人至親友家醉酒而臥,親友以寶珠繫其衣中;而醉客不覺知,自受貧苦。後經親友告知,乃得寶珠,衣食受用無極。以喻二乘往昔曾中下大乘之種,然未能覺了,後由如來方便開示,乃得證大乘之果,利樂無窮。
【髻珠喻】(又作【頂珠喻】)。出〈安樂行品〉第十四。【髻珠】比喻【法華經】。【輪王】比喻【如來】。謂轉輪聖王髻中明珠,平常不與兵將,直至最後見諸兵眾有大功,才將此珠與人。此喻如來成佛以來種種說法,皆為引導其心,破除煩惱。待見賢聖軍滅三毒,出三界,有大功勳,才為其說諸佛如來秘密藏的《法華經》。
【醫子喻】(又作【醫師喻】)。出〈如來壽量品〉第十六。【醫】比喻【如來】;【子】比喻【世人】;【毒藥】喻【五欲】、【妄見】。謂諸子無知,飲他毒藥,心即狂亂,其父設方便,偽詐身亡,令服好藥,以治其病。此喻眾生貪著五欲,入於妄見不得正道,如來以善巧方便示現滅度,令眾生心懷戀慕,渴仰於佛,得種善根,速成佛身。
替代標題
簡稱:法華經
主題
與法相會:法鼓山電子經書
經書
關鍵字:法華經,電子經書,法鼓山
創建者
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奉詔譯
格式
面數: 825(含頁末南無護法韋陀菩薩像)
電子紙張
貢獻者
法鼓山
語言
中文
出版者
電子版:法鼓山農禪寺
類型
文字
範圍
約公元前後,最晚不遲於公元200年
有版本為
線上恭閱多媒體版
原版本為
精裝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