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物名稱:金剛杵 [29]

條目

標題

文物名稱:金剛杵 [29]

描述

密教佛法的金剛杵象徵「方便」,即助人成就覺悟的智慧與修行方式,而金剛鈴則象徵「勝義智慧」,即超越世俗的智慧。方便與智慧的結合,最終導向成佛之道。儀式是修行者——通常是受過訓練的僧侶——以右手持金剛杵,左手持金剛鈴,以此展現二者的和合。
唐代僧侶義淨在公元680年代,從印度聖地返國途中,經過印尼蘇門答臘島時曾記載:「南海諸島諸國之王,多崇信佛法。我所遊歷的城邑中,僧徒超過千人,皆專心學習與修行善法。」(*改寫自高楠順次郎(J. Takakusu)1896年翻譯義淨《南海寄歸內法傳》。)其後五百年間,大乘佛教與金剛乘佛教在印尼部分地區蓬勃發展,尤其是在爪哇島。事實上,爪哇在九世紀期間建造了一些最為宏偉、複雜且美麗的佛教建築,其中最著名的便是婆羅浮屠(Borobudur)。儘管今日印尼的多數人口信奉伊斯蘭教,但婆羅浮屠仍然是備受推崇的文化遺產與旅遊勝地,象徵著當地的歷史與文化自豪感。( AAM )

時間點

700年1月1日-930年1月1日
January 1, 0700
January 1, 0930

識別碼

AAM05VC0809DONO29

替代標題

英文名稱:vajra

主題

類別:宗教文物
種類:五鈷金剛杵
關鍵詞:金剛杵、五股、銅製、印尼

貢獻者

美國.亞洲藝術博物館 Asian Art Museum ( AAM )
( Walter Jared Frost 贈予博物館 )

類型

型式:實體物件
分類:金工
文物編號:1990.5.2

空間跨度

印尼爪哇

時空範圍

時代:中爪哇時期
時間:8-9世紀

媒體

銅製

範圍

高3.2公分;長13.3公分;寬3.2公分

來源

格式

格式:PNG
檔案大小:407.3KB
高廣度:1278x471像素

權限

原件使用限制:不開放

條目集

金剛杵 AAM05VC0809DONO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