法鼓山佛七課誦本

條目

標題

法鼓山佛七課誦本

描述

中國的課誦儀軌,始於東晉道安法師制定《僧尼軌範》,當時制定了六時行道、飲食唱食法等,往後寺院早晚課誦逐漸齊備。佛門課誦,是在提契學佛者的信念,是在推動學佛者願力之加深,悲心之加重,是在喚起學佛者八識田中佛因佛種的萌芽茁長或漸漸的醒覺。那是孕育菩提道心,助長菩提道果階段中的一種灌溉作用。所以學佛的人,每日課誦應當不能間斷。

早晚課誦,是學佛者的定課,從一天之始的攝心,到一天將盡時的迴向,連結一天的行持生活。早課依佛菩薩的守護力,提起精進心;晚課誦《阿彌陀經》、蒙山施食,除了趣向淨土的祈願,還能生起對眾生的慈悲,因此朝暮課誦是冥陽兩利的佛事。

主題

與法相會:法鼓山電子經書
課誦本
關鍵字:法鼓山,佛七,課誦本

格式

面數: 68
電子紙張
原書高廣數值: W15*L21 cm

原版本為

平裝本

有版本為

線上恭閱多媒體版

貢獻者

法鼓山

創建者

法鼓山

語言

中文

類型

文字

媒體

線上展覽

條目集

Site pages

法鼓山佛七課誦本